8月9日,2025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赛项总决赛在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圆满落幕。与此同时,新双高集成电路专业群建设研讨会同期举行,紫光云作为主要支持单位参与其中。此次研讨会与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所高校参与,各方围绕高校基础电路专业建设开展了深入交流。
会上,紫光云公司展示了紫光芯片云解决方案独特价值及生态能力,不仅结合多年实践论证了如何设计、生产出优质芯片,更探讨了如何建设区域性集成电路设计产教融合平台,加速人才培养,助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双高背景下 校企联动创设多元培养模式
目前,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剧全球半导体行业人才缺口,并且人才短缺与结构失衡问题日益凸显,高端制造与研发人才尤为匮乏,高技能工程师与熟练技工呈现双重短缺局面。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即“新双高”的背景下,提升办学质量为核心目标,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通过“教育链 - 产业链 - 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有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大局,积极为教育强国建设赋能。
研讨会上,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瑜、紫光云公司总裁王燕平代表各自机构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实习实训、产业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具体举措包括:对接产业人才标准与岗位需求,联合实施师资培训项目,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资源;依托紫光芯片云产业资源,开展集成电路前、中、后端设计全流程实训和产业服务。
作为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科技产业集团,新紫光集团构建了从芯片半导体到ICT设备,再到云服务及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完整数字经济产业生态。紫光云作为新紫光集团唯一的云计算主体,拥有广泛的政企市场实践和覆盖全国的云资源交付能力,已服务超过200个智慧城市项目,推动城市与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面的数字化服务。
以科技反哺教育,紫光云携手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打造长三角紫光云集成电路设计产教融合平台。该平台一方面服务企业生产,为区域企业提供设计和IP服务,芯片云资源运营和运维服务;另一方面开展区域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和项目式实训等。紫光云公司市场部总裁刘云峰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书记孙萍共同出席揭牌仪式。
“芯、网、云、数、智”全栈整体能力 推动芯片产业升级
王燕平以《如何打造一颗好芯片》为主题,全面介绍了紫光芯片云的全栈能力及丰富实践经验。他表示,依托紫光集团资源,紫光芯片云整合“芯、网、云、数、智”全栈能力,通过“诊断服务+整体解决方案+长期价值服务”助力芯片企业,提供涵盖咨询、设计、实施及持续运维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赋能芯片产业提质增效。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芯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紫光云凭借在芯片云服务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创新能力,成为业界唯一可以实现芯片企业前、中、后端全流程服务提供商。紫光芯片云通过自研CAD管理平台与紫芯调度平台,突破传统网络管理能力局限,在实现可视化配置的同时,支持性能瓶颈定位、资源监控、参数调优及智能调度等功能。AI辅助设计平台融合机器学习与大模型技术,提供网表设计辅助、SDC辅助生成、EDA参数寻优、EDA日志与报告分析等能力,以最优策略,提升设计效率。
研讨会上,紫光教育科技副总裁姚健博士做了题为《一站式集成电路与微电子专业产教融合建设》的报告,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站式培养解决方案。
产教结合 加速人才培育
紫光云依托产业背景和资源,致力于与合作院校开展产教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教师培养,提供企业级生产工具和项目资源。同时,紫光云将为区域设计企业提供设计环境和算力支撑,推动校企双方建设成为区域性IC设计服务中心。
刘云峰在8月8日举行的2025年全国新双高集成电路专业群建设紫光云技术沙龙中指出,紫光云加速云与AI技术融合,今年以来有效推动了医疗、半导体等行业的产业升级,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紫光云正将实践成果导入教育领域,通过搭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发产业导向课程体系等方式,将真实产业项目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助力院校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技术沙龙由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居水荣院长主持,紫光教育研究院陈永红院长做了题为《发挥产业龙头作用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报告,着重分析新紫光集团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龙头企业在新双高高质量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
展望未来,紫光云将继续秉持“易上云、好用数、全赋智”的理念,携手更多新双高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深耕教育行业应用场景,加速培养新时代科技人才。以高素质科技人才为支撑,推动半导体产业升级;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驱动人才生态的持续优化,从而加快构建数智创新驱动的半导体产业新发展格局。